资讯周报(12.18-12.24)
发布时间:2023-12-28 09:46
来源:
点击量:
国常会:把有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各种制度规则立起来,把各种障碍掣肘破除掉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工作进展的汇报。会议指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畅通国内大循环、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也是释放内需潜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的重要抓手。要加快完善市场准入、产权保护和交易、数据信息、社会信用等方面的基础性制度,积极稳妥推进财税、统计等重点领域改革,加大先行先试探索力度,把有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各项制度规则立起来。要深入开展市场分割、地方保护等问题专项整治,加大典型案例通报力度,把不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各种障碍掣肘破除掉。
李强: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 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
12月20日上午,国务院以“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为主题,进行第五次专题学习。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专题学习。李强指出,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既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切实转变职能提升效能的应有之义。要顺应群众和企业对政务服务不断升级的需求,推出更多“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好做法,让群众和企业年年都能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要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动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常态化,进一步完善机制、优化流程,健全线上线下服务渠道,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支持科技创新,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从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出发,找准乡村振兴的切入点,提高工作实效。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推动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做好农业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确保2024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健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优先把东北黑土地区、平原地区、具备水利灌溉条件地区的耕地建成高标准农田,适当提高投资补助水平。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落实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提高产业和就业帮扶实效,推动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适应乡村人口变化趋势,优化村庄布局、产业结构、公共服务配置,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推进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强化农村改革创新,在坚守底线前提下,鼓励各地实践探索和制度创新。
财政部:2024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聚焦高质量发展 重点做好八方面工作
12月21日至22日,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2024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聚焦高质量发展,着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重点做好八方面工作。一是支持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产业科技创新支持力度,支持提升企业竞争力。二是支持扩大国内需求。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促进消费稳定增长,强化专项债券资金使用管理,继续用好增发国债资金,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支持增强内需主动力。三是支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四是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多渠道支持企业稳岗扩岗、个人创业就业。支持加强文化建设,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五是支持抓好“三农”工作。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标准,保障农民种粮收益,完善产粮大县奖励政策,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加强产业和就业帮扶,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序推进乡村发展和建设。六是支持推进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完善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支持东北全面振兴、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重大区域战略的财税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七是支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全力支持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落实完善相关财税政策,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落实和完善环境税收政策、政府绿色采购等制度机制。八是支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完善,支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住建部:明年因城施策、一城一策,实现房地产供求关系平衡
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会上强调: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明年做好四大板块、18个方面工作。因城施策、一城一策,实现房地产供求关系平衡;进一步加大首套住房、二套住房政策落实力度;保交楼工作落实属地责任,加强预售资金监管,加快预售制度改革;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企合理融资需求,住建部将会同金融监管总局指导房地产融资;积极推动城市更新行动,抓好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两个工作等。倪虹指出:房地产已经从“有没有”转入“好不好”的时代,好房子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明年选择一些城市和企业试点,抓一批好房子样板出来,不同的价格下有不同的好房子。“今年很多工作是开创性的,难也要干。”“政策生命力在于落实。”倪虹表示,在狠抓落实上下更大功夫,“动则必快,动则必成”。
住建部:新一轮保障性住房严格封闭管理,“新房新政策,老房老办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日前强调要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住房城乡建设部相关司局负责人表示,新一轮保障性住房建设,以家庭为单位,保障对象只能购买一套保障性住房,其重点针对住房有困难且收入不高的工薪收入群体,以及城市需要引进的科技人员、教师、医护人员等这“两类群体”。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逐步覆盖其他群体。同时,新一轮保障性住房建设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拓展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新路子。目前,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申购的具体条件,还要看地方政府下一步的规划和要求。标准是根据申请人的家庭收入、住房、财产等因素按顺序配售,从最困难的群体做起,逐步拓展范围。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要实施严格的封闭管理。该负责人表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明确要实施严格的封闭管理,禁止违规将新建的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变更为商品住房流入市场。保障性住房不得上市交易、实施严格的封闭管理,将是区分保障性住房和市场化住房一个重要的举措,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保障性住房的供给。上述负责人表示,按照要求,新一轮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过程中,将采用“新房新政策,老房老办法”的原则,保障性住房政策实施前已配售的共有产权住房、人才房等,将继续执行原有政策。
国家发改委:加力提效用好2023年增发1万亿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政府投资
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12月17日至18日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进一步用好各类资金加强项目建设,更好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加力提效用好2023年增发1万亿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政府投资,支持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农林水利、区域协调发展、社会事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安全能力建设等领域,进一步提高投资精准性有效性。更大力度激发民间投资,建立重点产业常态化项目推送机制,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实施,鼓励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和补短板项目建设。强化项目谋划储备,分级分领域持续储备一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高质量项目。同时,更好统筹消费和投资,推动消费持续扩大,培育更多消费新业态新热点,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国家发改委:强化粮食、能源资源、产业链供应链、数据等领域安全保障,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12月17日至18日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进一步加强综合统筹和综合平衡,推动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等取得新成效。强化粮食、能源资源、产业链供应链、数据等领域安全保障。在高质量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循环高效利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做好能耗双控工作,加快推动节能改造,扩大可再生能源消费,推动能耗“双控”逐步向碳排放“双控”转变。
商务部等12部门关于加快生活服务数字化赋能的指导意见
近日,商务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生活服务数字化赋能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到2025年,初步建成“数字+生活服务”生态体系,形成一批成熟的数字化应用成果,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生活服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到2030年,生活服务数字化基础设施深度融入居民生活,数字化应用场景更加丰富,基本实现生活服务数字化,形成智能精准、公平普惠、成熟完备的生活服务体系。《意见》围绕丰富生活服务数字化应用场景、补齐生活服务数字化发展短板、激发生活服务数字化发展动能、夯实生活服务数字化发展基础、强化支持保障措施等五个方面,提出了19项任务举措。具体来看,包括提升商贸服务业数字化水平,加强交通运输领域大数据应用,加快文旅领域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强生活服务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等。值得注意的是,《意见》突出创新驱动,积极支持生活服务数字化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通过建设生活服务数字化赋能中心、培育生活服务数字化平台等,为传统生活服务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数字化场景支持。通过加强数字化技术运用,支持技术创新,发掘数字化发展潜力,为生活服务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插上数字化的翅膀。
国务院国资委:提高极端天气下的保供能力,做好能源安全增产增供
12月20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会议强调,要全力抓好基础保供工作,提高极端天气下的保供能力,做好能源安全增产增供,组织好煤炭生产,提高电力生产供应能力,全力保障油气稳定供应,强化电网运行监控,加强交通设备设施检维修管理,强化民航水运灾害应对能力,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要。要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继续督促指导中央企业,提前研判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带来的安全风险,突出抓好各类安全隐患排查,保障生产运行平稳,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持续做好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强化冬季防冻、防滑、防火、防中毒等措施,切实防范重大安全风险,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央行: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央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3)》,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金融系统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更好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中止《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部分产品关税减让
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办公室公告,台湾地区单方面对大陆产品出口采取歧视性的禁止、限制等措施,违反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规定。根据《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决定中止《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部分产品关税减让,自2024年1月1日起,对原产于台湾地区的丙烯、对二甲苯等12个税目进口产品,中止适用《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协定税率,按现行有关规定执行。希望台湾地区采取有效措施,取消对大陆的贸易限制。
工信部:2024年要出台未来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瞄准人形机器人、量子信息等产业
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2024年要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启动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推进北斗规模应用和卫星互联网发展。壮大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装备、安全应急装备等新兴产业,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的增长点。出台未来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瞄准人形机器人、量子信息等产业,着力突破关键技术、培育重点产品、拓展场景应用。机构指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具有创新活跃、技术密集、发展前景广阔等特征,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作为政策着力重点,是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培育经济增长新引擎、在新领域新赛道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具有强赋能性,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是“以进促稳”的一道“抢答题”。政策层对科技创新的指引和支持,为新兴产业发展铺就了更加广阔的道路,尤其是人工智能将成为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的重要动力。
自然资源部:用好村庄空闲土地 保障农民建房合理用地需求
近日,自然资源部召开党组会议,会议强调,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管控,做好乡村振兴用地保障。要研究制定村庄规划引领乡村建设的文件,坚持县域统筹,用好村庄空闲土地,保障农民建房合理用地需求,支持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分区分类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在守好底线的前提下,为乡村建设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要素保障。
工信部:到2025年拟实现光伏产业基础通用标准和重点标准全覆盖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组织有关单位编制完成了《太阳能光伏产业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2023版)》(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目标到2025年,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施策,协同推进、急用先行,立足国情、开放合作的原则,不断完善和优化科学合理、技术先进、协调配套的光伏产业标准体系;新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40项以上,支持社会团体自主研制先进团体标准,实现光伏产业基础通用标准和重点标准的全覆盖;强化标准应用示范,发挥标准在推动光伏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工信部等三部门印发《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实施意见》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印发《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实施意见》,其中提到,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质的有效提升取得积极进展,企业质量意识明显增强,质量管理能力持续提高,质量管理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效提高,质量绩效稳步增长,中高端产品的比例快速增大。新增贯彻实施先进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企业5万家,新增质量管理能力达到检验级企业5000家、保证级企业500家、预防级企业50家,卓越级企业开始涌现。计量、标准、试验验证、检验检测等质量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
共建“一带一路”系列蓝皮书发布,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研究编制了共建“一带一路”系列蓝皮书正式对外发布。国家中医药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魏春宇表示,推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是推进“健康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取得明显成效。下一步,我们将推动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产业在共建国家的协调发展,重点培育“小而美”、惠民生的中医药医疗服务和培训等项目,为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做出积极贡献。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副主任齐炜表示,我国提出将同共建国家加强智库等领域的多边合作平台建设,2015年“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成立,下一步,联盟将紧扣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贡献智慧,做引领型智库;汇聚各界力量,扎实开展活动,做行动型智库;讲好中国故事,做开放型智库。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开放司司长徐建平表示,围绕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要不断深化战略对接,把理念认同转化为务实成果,以实实在在成果获取更多国家支持;不断推进互联互通,构建高水平立体互联互通网络,夯实民心民意根基;不断强化务实合作,统筹推进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不断拓展合作新空间,积极推进健康、绿色、数字、创新等领域务实合作,推动中医药“走出去”,积极参与全球卫生治理,大力拓展绿色发展合作空间,加快培育数字领域合作新业态新模式。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已在筹划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钙钛矿专委会,预计明年将正式启动相关的筹备工作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12月14日在江苏宿迁年度大会期间成功举办钙钛矿及叠层电池产业化发展研讨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江华总结了2023年以来钙钛矿技术在各细分领域实现的多项效率突破,产业化方面,国内已建成多条100MW及以上中试线,多家企业已经签约和规划GW级的产能。他指出,在钙钛矿电池领域,我国在基础原理和结构、产业化探索等方面均是与世界同步,甚至是领先,有望从底层基石上就建立起全球领先优势。同时,为更好的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服务行业发展,协会已经在筹划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钙钛矿专委会,预计明年将正式启动相关的筹备工作。
央行:12月LPR报价出炉 1年期和5年期利率均维持不变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3年12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45%,上月为3.45%;5年期以上LPR为4.2%,上月为4.2%。以上LPR在下一次发布LPR之前有效。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12月LPR报价维持不变,自8月实现非对称下调以来继续“按兵不动”,主要与MLF政策利率维持不变、市场利率延续高位运行、银行净息差持续承压等因素有关,LPR报价没有相应下调的动力和空间。在今年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幅度比较大,市场对于本月LPR维持不变保持在预期之内。
国家发改委:1-11月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44个,总投资1.28万亿元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超在12月份新闻发布会上表示,1-11月份,国家发改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44个,总投资1.28万亿元,其中审批108个,核准36个,主要集中在能源、高技术、交通等行业。其中,11月份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4个,总投资2002亿元,主要集中在能源、交通等行业。
交通运输部:前11月中国新改建农村公路里程超16万公里
中国农村公路建设正不断“提速”。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局长吴春耕21日在北京透露,前11月全国新改建农村公路的里程超过16万公里。吴春耕在当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指出,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四好农村路”总里程达到453万公里,惠及几亿民众,成为名副其实的超级工程。今年1—11月,全国农村公路建设总投资超过4555亿元人民币,新改建农村公路的里程超过16万公里,新增的通三级及以上公路乡镇327个,新增通硬化路的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2.2万个,这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国家能源局:1-11月电网工程完成投资4458亿 同比增长5.9%
12月2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11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11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8.5亿千瓦,同比增长13.6%。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5.6亿千瓦,同比增长49.9%;风电装机容量约4.1亿千瓦,同比增长17.6%。1-11月份,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7713亿元,同比增长39.6%。其中,太阳能发电3209亿元,同比增长60.5%;核电774亿元,同比增长45.3%;风电2020亿元,同比增长33.7%。电网工程完成投资4458亿元,同比增长5.9%。
中指院:12月二十城物业服务均价为2.57元/平方米
近日,中指研究院发布了《2023年中国物业服务价格指数研究报告》 ,报告指出,二十城物业服务价格综合指数为1075.67,同比上涨0.03%,涨幅较去年同期收窄0.04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02%,涨幅较上期扩大0.01个百分点。二十城物业服务均价为2.57元/平方米/月,物业服务收费均价略有上涨。从调研样本星级分布情况来看,四星级物业服务项目占比超越三星级物业服务项目,为占比最高的星级项目类型,印证了行业高品质发展的现实情况。伴随着物业服务企业软、硬件服务质量的持续改善,市场上中高端物业服务项目明显增多,物业服务企业凭借质价相符的服务赢得发展的底层逻辑正在形成社会共识。
机构:十大城市新房成交周环比增15.7%
上周(12月11日-12月17日),北京、上海、杭州、宁波、武汉、成都、佛山、青岛、东莞及苏州10个重点城市新建商品房周度成交(签约)面积总计255.61万平方米,周环比增15.7%。成都、东莞及苏州3城成交面积呈周环比下降,环比降幅分别为8.6%、21.6%和26.4%。其他7城成交(签约)面积均实现周环比增长,其中北京签约面积为29.76万平方米,环比增78.2%,增幅最大。从成交(签约)套数来看,截至上周,10个重点城市新建商品房成交(签约)套数总计2.2万套,周环比增10.1%。武汉、东莞、成都及苏州4个重点城市成交套数呈周环比下降,其中苏州成交套数为789套,环比降27.8%,降幅最大。其他6个重点城市成交(签约)套数实现周环比增长,其中北京签约套数为3282套,环比增46%,增幅最大。
中国木材保护工业协会:2023年11月份木材行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0%,位于枯荣线
近日,中国木材保护工业协会发布的2023年11月份木材行业采购经理指数(WPMI)为50.0%,位于枯荣线,表明木材行业形势平稳。协会指出,自10月我国木材行业采购经理指数高于临界点后,11月仍未低于临界点,表明我国木材行业仍保持恢复势态。从细分领域来看,主要有几个特点,一是生产指数扩张,需求有所下降。新订单指数、出口订单指数、现有订单指数均较上月有所下降,且位于临界点之下,市场总体需求不足仍是目前木业复苏的最大困难;二是行业原材料市场变化影响整体市场情况,原材料采购量指数为51.6%,较上月下降11.9个百分点,原材料进口量指数为47.6,较上月下降10.4个百分点,产品出厂价格指数为44.4%,均位于临界点之下,原材料供应端需求上升,价格上升,但出厂价格仍保持低位,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降低;三是企业交货速度加快,信心有所下降。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连续两月高于临界点,行业原材料供应链畅通,有利于行业恢复,但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48.4%,较上月下降10.3个百分点。总的来说,11月为传统制造业淡季,木业行业仍保持稳定,市场稳中有缓,但木业市场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巩固,全球需求放缓、国内需求不足、预期信心不振仍对木业恢复构成掣肘。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将编制并定期公布长租房发展指数
据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官微,12月18日,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发布通知称,为准确反映长租房发展状况,增强长租房投资者和运营者信心,提高行业运营效率,推动长租房行业健康发展,促进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根据民政部发布一批科学准确有效的经济发展指数的要求,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决定编制并定期公布长租房发展指数。发布时间为下季度初始月5日前发布。长租房发展指数覆盖的企业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管理规模不低于3000套(间),主要覆盖集中式住房租赁企业。长租房发展指数由成长性、规模性、盈利性三个指标构成,权重分别为40%、35%和25%。
03
工信部:AI企业总市值超过100亿
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至2023年上半年,我国AI服务器市场规模增长54%,AI上市企业总市值从31亿美元增长至164亿美元。人工智能的热潮带动了智能算力需求的猛增。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我国在建总算力规模达200 EFLOPS,其中智能算力规模占比达25%,同比增长60%。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综合算力指数(2023年)》白皮书,未来人工智能算力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达50%左右。根据国家信息中心测算,智算中心正在支撑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及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十四五”期间,在智算中心实现80%应用的情况下,城市/地区对智算中心的投资可带动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增长2.9-3.4倍,带动相关产业增长36-42倍。各地纷纷布局拥有超高计算速度、超强大数据处理能力的智算中心及模型开发训练平台。
机构:五大建筑央企前11月新签合同总额约6.4万亿,同比增近9%
据机构统计,截至12月20日,共有5家建筑央企公布其1-11月新签合同额情况,合计新签合同额约64153.46亿元,较去年同期(59013.81亿元)增长8.71%。从合同金额来看,中国建筑排名第一,1-11月新签合同额为38286亿元,远超其他4家建筑央企。其中,建筑业务新签合同额34261亿元,同比增长11.3%。地产业务方面,合约销售额4025亿元,同比增长15.5%;合约销售面积161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8%。从同比增速来看,中国化学1-11月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14.23%,位居第一。
2023年房地产行业并购特征:房企出售项目回笼资金,AMC与险资积极参与
近日,中指研究院发布报告称,2023年房地产市场仍处于调整期,部分涉房上市公司启动或延续退出房地产业务的战略,出售旗下的房地产开发与物业管理公司。房地产开发企业中,出险房企出售开发项目股权或多元业务以回笼资金、抵消债务,部分经营状况稳定的房企出售非优势多元业务、未来发展更加聚焦开发主业以及能够带来利润的优势多元业务。其他参与主体方面,AMC在项目层面参与并购及纾困,保险企业也在收购配置商业不动产业务。
-
聚势提升 进无止境——湖北联投召开2024年工作务虚会
2023-12-19
-
湖北联投位列2023湖北企业100强第7位、服务业企业100强第3位
2023-11-02
-
湖北日报:中国企业500强排名跨步前进103位 解码湖北联投顶压进位动力之源
2023-09-21
-
湖北首家!湖北联投获评“国家5A级供应链服务企业”
2023-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