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国资:“五化”牵引 数资融通 湖北联投以数字金融赋能供应链变“共赢链”
发布时间:2025-09-11 15:45
来源:
点击量:
湖北联投集团有限公司充分发挥产业规模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以旗下湖北联投资本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为主体搭建“联链通”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通过数字化手段整合金融资源与产业链需求,为中小企业提供高效融资服务,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实现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高效协同、金融供给与产业需求高效对接、“资源-资产-资金”迅速转化。上线运行32个月来,业务资产规模超645亿元,有效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30%以上。
依托平台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商流“四流”数据,整合零散的普惠政策嵌入金融产品,开发上线应收账款质押、订单质押、资产证券化等10个供应链金融特色产品,将核心企业优质信用向供应链整体延展,将以往金融机构对单一企业的“小授信”转变为供应链整体的“大信用”,实现融资100%无抵押,线上申请、当天到账。引入政银担分险机制,构建地方政府、担保公司、金融机构、核心企业多方参与的风险共担机制,已纳入天门、潜江等8个市县的政银担分险体系,平台业务保持零不良。推出“联链E信”,将金融服务嵌入产业链经营环节,为多级小微企业供应商提供全流程线上应收账款融资服务,最高可触达链上第10级中小供应商。
把供应链上分散的资产打包,让中小企业低效流动资产实现标准化、业务化、规模化,形成“资产收集平台”;引入工农中建交等65家金融机构,通过资产证券化打通资本渠道,构建“资金对接平台”;整合政策、金融、产业资源向产业链聚集,以数据赋能推动供需快速匹配、资源有效配置、资金高效对接,打造“资源撮合平台”。通过“联链通”,金融机构可以批量、自动获客,截至2025年8月末,已为5900多家中小企业盘活应收账款193亿元,普惠贷款超121亿元,平均利率2.94%、最低2.20%,综合降本超5.35亿元;助力财政奖补资金“精准滴灌”,帮助平台上440家中小企业获得供应链专项奖补1740万元,带动企业扩大融资超30亿元,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
首创供应链金融“省地共建”模式,由省级平台与地方市县共建供应链金融平台,吸引更多金融机构、社会资本、企业参与供应链建设,充分整合政策资源,已与21个市县合作共建,襄阳、宜昌、潜江等8个市县实现共建平台落地。与省供应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九州医药供应链等实现互联互通,落地跨平台融资近3000万元;成功发行全国首单、累计3期省地共建ABS(资产支持证券),盘活省内16个县市7.79亿元存量资产。复制“省地共建”成功经验,在新疆、广西、云南等地积极探索“省省共建”新模式,推动金融资源更好衔接内外市场,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发挥作用,目前,南宁、新疆双平台已实现线上运营。
深度参与地方特色产业链建设,探索实施“五个一”工程,即共建一家供应链金融平台,共组一只供应链基金,共设一套风险防控机制,共创一揽子配套政策,共服一条特色产业链,系统优化地方产业生态。成立湖北产融科技有限公司,围绕茶叶、纺织、木材、中药材、农产品等湖北特色产业进行试点,与地方产投平台、产业资本,共同出资组建供应链基金和供应链公司,为产业链提供“供应链服务+供应链金融”综合服务,综合降低产业链整体成本3%~4%。其中,“供应链服务+保理”服务,破解茶企“采购需现金结算、销售回款账期长”等难题,盘活其应收账款超5000万元;货物质押融资模式,缓解潜江羽绒服代工厂鹅绒“货值难估、监管难、处置难”融资困境,落地业务超1000万元,保障产业稳定运行。
将参与供应链金融体系建设的实践和探索,反馈到政策升级中,形成良性循环。省级层面,自2023年起参与湖北省供应链金融体系建设的多项顶层制度设计,将省地共建创新模式的经验做法转化为政策内容,为全省供应链金融体系建设提供“联投方案”。赋能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协助红安县出台《支持泛家居供应链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通过优化融资环境、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拓展市场渠道等政策组合拳,有效提升产业链韧性与竞争力,推动红安县泛家居产业集群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
再进40位!湖北联投集团挺进中国企业500强第211位
2024-09-13
-
联发投集团召开第四届董事会2024年第二次会议、2024年度股东会
2024-08-26
-
锚定目标 突出重点——湖北联投召开半年度生产经营会暨深化改革推进会
2024-07-08
-
2024年产业链供应链创新大会在汉举行 湖北联投作主题发言交流
2024-06-27
-
兴科技 强资本 壮产业 湖北联投召开一季度经营分析暨二季度调度会
2024-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