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经营动态

湖北联投CBTC中比科技园携手鲁汶大学地球与生命研究院共筑中欧产学研合作新平台

发布时间:2025-04-15 19:10

来源:

点击量:

近日,比利时新鲁汶——湖北联投旗下中比科技园(CBTC)与天主教鲁汶大学(UCLouvain)地球与生命研究院(Earth and Life Institute, ELI)在CBTC成功举行战略合作会议。双方围绕环境可持续发展、清洁能源、食品科技等领域的产学研合作展开深入探讨,致力于打造学术研究与产业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合作模式。

强强联合:学术科研与产业平台的深度协同

本次会议重点探讨了如何充分发挥新鲁汶大学在学术科研方面的优势与中比科技园在产业转化方面的平台价值,共同构建中比科技创新合作桥梁。双方特别关注即将入驻中比科技园的企业在水处理技术、能源与可持续发展、食品科学应用、环境工程以及可持续食品生产等领域的协同发展机会。

作为比利时顶尖的跨学科研究机构,鲁汶大学地球与生命学院(ELI)汇聚了300余名科学家,涵盖地球科学与生命科学的广泛领域,致力于从微观到全球尺度解析地球与生命系统的动态规律,并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在微生物学、水处理技术、可持续农业及极地生态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会上,ELI院长Marnik Vanclooster先生重点介绍了学院的三大核心研究方向:

01


环境工程与资源管理:聚焦于土壤退化、水污染、洪旱灾害防治及森林生产力提升等重大环境问题,ELI综合运用遥感技术、水文模型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方法,构建高效、精准的资源管理体系,以促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02


农业生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涵盖农业政策、作物抗逆育种、入侵物种管理与农村经济等方面,研究团队通过物种相互作用、生态机制与化学通讯的研究,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支持与政策建议。

03


地球与生命系统研究:研究地球系统演化规律,分析自然与人为因素对山地侵蚀、土壤碳循环和农业碳排放的影响,为气候变化应对及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ELI还设有多个研究平台,如AgroLouvain-Services(PALS)、微生物集合(COSMIOS)及矿物与有机化学分析(MOCA)等,支持相关领域的前沿研究。

中比科技园:中欧科技创新的桥梁

中比科技园(CBTC)作为中欧科技创新枢纽,一期已建成6.9万㎡包括共享实验室、研发中心、共享办公空间、孵化器等物理空间。功能涵盖联合办公、孵化器、加速器、研发总部、实验楼以及酒店、会议中心、停车场等配套设施,为产业合作、共享联合实验室提供了理想的物理空间。

CBTC总经理罗玉成在会谈中强调,作为新鲁汶大学最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之一,中比科技园与这所顶尖学府仅一墙之隔的地理优势,为双方开展深度产学研合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依托这一区位优势,CBTC正全力打造中欧科技合作的“ 双向绿色通道”。并进一步阐释了中比科技园的三大核心功能:中比科技园以“海外招商窗口、技术孵化平台、产业合作桥梁”三大职能为使命,助力科技产业集聚,服务科技企业创新。

深化合作:探索共建联合实验室,推动科技转化

双方将在多个方向探索合作潜力:


联合实验室建设:生物修复技术和智能农业系统:例如开发PFAS污染物治理等环境修复方案,结合ELI的科研能力与CBTC的产业化资源,加速技术商业化落地。


专项技术合作:

  • 新能源电池回收:引入欧洲先进回收工艺,建立闭环回收体系,助力中国电池产业绿色转型。

  • 生物基材料研发:开发可降解包装、生物塑料等环保替代产品,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 微生物发酵技术:依托ELI的5万+菌种资源库,在食品添加剂、酶制剂等领域实现产业化应用。

  • 食品本土化创新:针对中国市场,联合开发功能性食品、植物基蛋白等新型产品。


科研合作与人才培养:联合项目申请以及人才实践基地,CBTC提供孵化平台,助力ELI科研人员技术转化与市场对接。

未来展望:构建中欧绿色科技走廊

此次会议标志着双方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合作迈入新阶段。ELI的跨学科科研优势结合CBTC的产业转化能力,将共同推动绿色技术的落地应用与产业化。

ELI院长Marnik Vanclooster表示期待通过与中比科技园的合作,加速科研成果转化,特别是在水处理、清洁能源等关键领域,助力可持续发展。

CBTC总经理罗玉成强调:“中国完备的产业链体系不仅可以为新鲁汶大学的毕业生提供实习机会,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也可以为比利时创新型企业提供实用场景和规模产业化提供机会。新鲁汶大学的尖端科研能力将赋能中国企业拓展欧洲市场,实现互利共赢。通过整合ELI的研究实力与CBTC的产业化平台,我们将为入驻企业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创新突破。

与会专家背景介绍


Marnik Vanclooster教授现任鲁汶大学地球与生命研究院院长,专注农业污染物在土壤-水体系统中的迁移机制研究30余年,主持过多项欧盟及国家级项目,担任多个国际期刊担任如《Hydrology and Earth Science Systems》和《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等国际期刊编委。


Jacques Mahillon教授是环境微生物学专家,研究微生物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Patrick Gerin教授研究环境生物工程与生物炼制,专注于有机废弃物的厌氧发酵和资源化利用,开发沼气、有机酸等高附加值产品,在酶制剂开发等领域具有合作潜力。